本文目录
京津冀城市群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早在2001年,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就提出大北京规划,引起众多反响;2004年,国家发改委组织京津冀有关城市负责人,就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一些原则问题达成“廊坊共识”;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京津冀应在多方面协作;2006年,“十一五”规划中收入了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编制;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
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二是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三是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四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五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六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七是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城两翼一区指的是什么?
三城指的是怀柔科技城、中关村科技城、昌平未来科技城。
一区指的是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两翼指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京津冀一体化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的方案,目的是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京津冀鲁豫苏皖京津分别指哪里?
京指北京,
津指天津,
冀指河北,
鲁指山东,
豫指河南,
苏指江苏,
皖指安微,
这个是中国密度比较大的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交通发达,公路网稠密。GDP占据中国重要位置,发展潜力巨大,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济南、青岛、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合肥等等。
京津冀是谁?
京津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北京简称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交往中心,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天津的简称为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属于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河北省简称冀,省会城市是石家庄,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是全国第一,拥有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等世界文化遗产。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有序转移、共享聚集,推动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合作。与河北共同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京津冀指哪些省?
京津冀指的是华北平原上的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京津冀相互毗邻,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密切,当下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有望提升该地区各方面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与站长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