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肿瘤早筛检查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肿瘤早筛检查什么项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如何早期筛查卵巢癌?
癌症高发,最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一当然是预防,当想要绝对预防,很难做到,特别是某些癌症的发病原因甚至高危因素都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于做到有效的预防,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降低患癌风险。第二有效的措施就是早筛,就是尽最大可能早期发现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当前提前癌症生存率,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最重要措施,至少是之一。
但并不是所有癌症都有有效的筛查措施,目前比较得到认可的筛查是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以及食管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的筛查,而像这个问题中的卵巢癌,目前来说还没有公认的有效筛查措施。卵巢癌位于卵巢位置较深隐匿,相对来说,较难早期发现,目前的一些检查措施也较难在早期检查出早期卵巢癌,很多在发现诊断时就很晚期。不过,作为个体,还是可以尽最大可能早一些发现。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检查,供参考:
盆腔超声检查,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尽管我们是为了检查卵巢癌,但不必要单检查卵巢,子宫卵巢输卵管一般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检查,而且在费用上其实是一样的。
妇科检查,就是妇科医生进行双合诊等检查,通过触诊的方式检查。当然,问诊是一个常规。
抽血查CA125,尽管这个指标升高并不是一定就是卵巢癌,不少良性的卵巢病变或其他器官组织的病变也会有这个指标的升高,但这个指标对卵巢癌还是有些特异性,可以作为参考。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意义是什么?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意义是什么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是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筛查,以便检查出早期肿瘤病例,从而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结肠癌早期筛查的意义非常重要。因为结直肠癌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如肠梗阻、排便困难、血便、疼痛,在入院进行检查,一般都是中晚期,中晚期患者手术切除率低,生存率差。如果进行早期筛查,我们就能够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甚至一些癌前病变,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愈率高。对患者本人和家庭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结直肠癌早筛的工作重点是提高人群的早筛意识,对于45岁以上所有人群,推荐每年行一次粪便隐血检查、粪便DNA检测或5~10年行一次结直肠镜检查;特别是有炎症性肠病、结肠腺瘤或具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定期复查或者定期就诊,做到尽早发现早期病变,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早期筛查的项目包括:粪便的潜血试验,粪便DNA检测、肛门指诊、结直肠镜检查等,其中结直肠镜是大肠癌筛査的金标准。
本内容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夏祖光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基因检测可以查出癌症么?
理论上是可以的。
为什么说是理论上呢,因为根据现在的研究,所谓的基因检测查出癌症,指的就是癌症早筛,是指在有症状之前进行体检,以期发现癌症或癌症病变。所以从定义上,癌症筛查是针对还没有癌症症状的人群,如果已经有了癌症症状,就需要进行治疗了。
那么是检测什么来发现那些可能存在潜在的癌症病变的人群呢?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最直接快速的有效诊断手段,在肿瘤诊断、发展、治疗和疗效检测等多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癌症早筛的最大的几个难题是,早期的生物标志物含量非常低,如何准确的找到对应的生物标志物?找到标志物后又如何判断哪个组织会发生癌变?这些都是目前癌症早筛的最大障碍。
那么现在是否有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癌症早筛的技术呢?或者有哪些癌症目前可以初步的实现早筛呢?答案是有的。
鼻咽癌
2017年8月,无创产检技术的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DennisLo)及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公布其团队在血浆基因检测方面的重要突破:通过检测血浆中的EB病毒DNA,可在症状出现前就筛查出早期鼻咽癌患者。卢教授团队通过一项涉及2万多人参与的前瞻性研究,在约20000名进行筛选的男性中,1112人或5.5%人发现了病毒DNA。其中309人在一个月后进行了验证性试验。内窥镜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后,确认34人得了癌症。卢教授表示,利用最新发明的DNA检测技术,60%的病人可以在发病的第一期就可以检测到,大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不过,卢教授表示该技术在未来几年还需要在临床进行验证。期待未来有更好的结果出现。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癌症的筛查策略,看看美国医师协会是如何建议的。
乳腺癌
在随机对照试验和相应的建模研究基础上,所有的小组都建议对40岁至74岁的女性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乳房X光检查或筛查。没有小组推荐常规的规律胸部自检,磁共振成像(MRI),或对平均风险的女性进行CT筛查。仅对乳腺钼靶进行乳腺检查的好处不充分。不推荐更集约策略的原因(如年度筛查,筛查年轻或年长的年龄组,筛查任何年龄与预期寿命不到10年的人,筛查更为敏感的测试)包括担心他们会带来一些好处同时坏处更多,如不会发展到出现临床问题的假阳性筛查结果,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筛查费用也会大大增加
宫颈癌
在强有力和一致的观察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所有组织建议从21岁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而不考虑性史。30岁时,女性每3年就继续进行细胞学筛查,每5年进行联合应用细胞学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对于那些有最近测试阴性的女性,筛查可以在65岁时安全地停止。对年龄小于21岁或大于65岁没有筛查的女性,或减少筛查频率的原因是担心更集约的筛查会导致更多的危害,包括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如假阳性筛查结果的过度诊断,过度治疗,阴道镜随访并发症增加,成本较高。
结直肠癌
在随机对照试验的筛查结果的基础上(便隐血检测试剂[法]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和一致的观察研究,所有组织推荐筛查年龄在50岁至75岁,采用4种策略中的任何1种:高敏性或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每年);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结合高灵敏度的FOBT或FIT(每3年)加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或光学结肠镜检查(每10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一项新的粪便DNA测试(精确科学),因为需要更多的比较有效性数据。更集约的筛查策略,如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老年,筛查比推荐更频繁,或筛查没有推荐的测试,因低价值导致成本和危害大大增加,包括由于结肠镜检查引起更多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并发症。
前列腺癌
基于RCT的发现,没有任何组织在不和患者明确讨论其益处及危害情况下推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筛查前列腺癌,以及患者表达的明确的筛查偏好。主要目标人群是50至69岁的男性。更集约的筛选,包括没有见多识广的病人要求筛查或年龄大于或小于目标群体中广泛检测,会导致最小增量效益,而成本和危害更大的增加,尤其是前列腺活检和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进行直肠指检,如果直肠指检结果不正常,或单独或与PSA联合检查,均未得到良好的研究。这一策略可能会减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与基于广泛的PSA筛查相比,和未前列腺癌筛查相比可能会降低死亡率。
癌症早筛,到底查什么呢?
对普通人群而言,最成熟、也是证据最充分的癌症筛查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对乳腺癌、宫颈癌和结直肠癌的筛查。此外,还有一些癌症的筛查主要在高发地区、高危人群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这其中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等等。
癌症早筛怎么做?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时也有升高。
2、妇科体检中巴氏涂片
采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检测早期宫颈癌,检出率约60%~70%。
3、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
4、X线胸片
X线穿过人体后,因器官、组织密度不同呈现影像,由此可直接显示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
5、肛门直肠指检
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厘米~10厘米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
6、胃镜和肠镜
直接用肉眼观察胃、肠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腺体开口形态,来识别有无病变,对可疑病灶可做活检确诊。
7、PET-CT诊断
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8、肿瘤标志物筛查
例如:检安舒定.单羟酚物质是肿瘤标志物中一种,单羟酚的偏高符合肿瘤筛查的参数,肿瘤标志物筛查一般属于广谱手段,需配合身体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有一定的概率性。
中医肿瘤专家张明三十年治疗经验,可以对癌症患者有很好的帮助,祝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肿瘤早筛检查什么和肿瘤早筛检查什么项目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与站长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