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英雄双行体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到底什么是“英雄双行体”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是什么
1、英雄双行体是一种英国古典诗体,由十音节双韵诗体演化而来,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有两个音节,第一个是轻音,第二个是重音。句式均衡、整齐、准确、简洁、考究。
2、英雄双行体由第一位桂冠诗人约翰·德莱顿首创并命名,并领导了英国17世纪到18世纪的诗风。
3、英雄双行体需要满足:五音步抑扬格;押尾韵对偶句;风格简洁。
什么是莎士比亚英雄双行体
英雄双韵体是一种英国古典诗体,由十音节双韵诗体演化而来,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有两个音节,第一个是轻音,第二个是重音。句式均衡、整齐、准确、简洁、考究。
英雄双韵体由第一位桂冠诗人约翰德莱顿首创并命名,并领导了英国17-18世纪的诗风。有很多相关资料认为,最早广泛使用英雄双韵体的作家是乔叟,因此英雄双韵体是乔叟创造的,这一回答并不全面,且有失偏颇。英雄双韵体不是简单的韵律概念,还是个风格与格式概念。
乔叟确实写过双行体,却从来没有写过英雄双行体的诗。当时流行十音步双行体decasyllbiccouplet,在乔叟的诗中,经常能看到这种双句押尾韵的形式,但这还不是英雄双行体,只是十音步双行体的句子而已。
英雄双韵体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很长时间,到德莱顿时基本定型,文学评论界对英雄双韵体的界定是有严格定义的。一般来说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五音步抑扬格
2、押尾韵对偶句
3、韵尾为AABBCCDD……不重复。
4、风格简洁。当一首诗中仅有几个满足以上条件的对偶句,其余大部分诗句都无法满足上述条件时,这首诗就不能称之为英雄双韵体。正如李白写的长诗中碰巧有两句七言诗,你不能说整首长诗就是七言绝句,也从没有人会把《将进酒》之类的长诗称作绝句。
简单来说,德莱顿之前的诗句,不应该称之为英雄双行体,因为他是第一个创作这种体裁诗作的作家。德莱顿之前的诗句,包括乔叟所创作的诗句在内,应称之双行体,与英雄双行体形式和风格相近的诗句,应称为十音步双行体。
事实上,双行体是英国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各种韵律格式都有,乔叟时代属于百花齐放时代,乔叟不仅写过十音步双行体,还写过其他音步的双行体,但乔叟并没有将十音步双行体当做一种体裁来写,而是作为诗中的元素穿插其间。不管是乔叟,还是莎士比亚,都没有听说过英雄双行体这个名词,也意识不到这会是未来一种统治诗坛的文学体裁的萌芽。
英雄双韵体的产生过程
乔叟(GeoffreyChaucer,1343-1400)是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被尊“英国文学之父”。他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莎士比亚与狄更斯都受过他的影响。乔叟的艺术风格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认为“真诚是人所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他不直接对读者进行说教,而是寓教导于娱乐之中,用幽默和讽刺来替代鞭挞和谴责。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在人物刻画上既注意外貌特征,又注意深刻细腻地展示内心世界。在英国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使用十音节“双韵体”的诗人,这个诗体后来在他首创下,演化成了“英雄双韵体”。
约翰·德莱顿(JohnDryden,1631-1700)是英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戏剧批评和创作实践为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英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玄学诗人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在欧洲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是英国文学划时代的人物。德莱顿的贡献之一,就是创制了“英雄双行体”这种诗歌体裁,成为之后一个半世纪英国文坛主要的诗歌体裁。在他之前没有英雄双行体这个概念,但之前的英国诗人多在诗中写十音步双行体的句子,这是英雄双行体的前身。从有史可查的乔叟开始,双行体诗句出现,到德莱顿为止,终于形成完整的体系,并赋予其有形概念。德莱顿是集大成者,也是英雄双行体(体裁)的创制者,更是英国近代诗人的导师。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Pope,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是与德莱顿几乎齐名的同时代大家。他的主要作品也都是使用英雄双行体写就,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简洁凝重,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蒲伯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时也大胆采用了归化的手法,应用了英国读者所熟悉的英雄双韵体《特罗伊勒斯和克莱西德》首创的英雄双韵体。
到底什么是“英雄双行体”
英雄双韵体是一种英国古典诗体,由十音节双韵诗体演化而来,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有两个音节,第一个是轻音,第二个是重音。句式均衡、整齐、准确、简洁、考究。
英雄双韵体由第一位桂冠诗人约翰德莱顿首创并命名,并领导了英国17-18世纪的诗风。有很多相关资料认为,最早广泛使用英雄双韵体的作家是乔叟,因此英雄双韵体是乔叟创造的,这一回答并不全面,且有失偏颇。英雄双韵体不是简单的韵律概念,还是个风格与格式概念。乔叟确实写过双行体,却从来没有写过英雄双行体的诗。当时流行十音步双行体decasyllbiccouplet,在乔叟的诗中,经常能看到这种双句押尾韵的形式,但这还不是英雄双行体,只是十音步双行体的句子而已。
英雄双韵体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很长时间,到德莱顿时基本定型,文学评论界对英雄双韵体的界定是有严格定义的。一般来说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五音步抑扬格2、押尾韵对偶句3、韵尾为AABBCCDD……不重复。4、风格简洁。当一首诗中仅有几个满足以上条件的对偶句,其余大部分诗句都无法满足上述条件时,这首诗就不能称之为英雄双韵体。正如李白写的长诗中碰巧有两句七言诗,你不能说整首长诗就是七言绝句,也从没有人会把《将进酒》之类的长诗称作绝句。
简单来说,德莱顿之前的诗句,不应该称之为英雄双行体,因为他是第一个创作这种体裁诗作的作家。德莱顿之前的诗句,包括乔叟所创作的诗句在内,应称之双行体,与英雄双行体形式和风格相近的诗句,应称为十音步双行体。事实上,双行体是英国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各种韵律格式都有,乔叟时代属于百花齐放时代,乔叟不仅写过十音步双行体,还写过其他音步的双行体,但乔叟并没有将十音步双行体当做一种体裁来写,而是作为诗中的元素穿插其间。不管是乔叟,还是莎士比亚,都没有听说过英雄双行体这个名词,也意识不到这会是未来一种统治诗坛的文学体裁的萌芽。
莎士比亚英雄双行体,什么是莎士比亚英雄双行体
英雄双韵体是一种英国古典诗体,由十音节双韵诗体演化而来,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有两个音节,第一个是轻音,第二个是重音。句式均衡、整齐、准确、简洁、考究。
英雄双韵体由第一位桂冠诗人约翰德莱顿首创并命名,并领导了英国17—18世纪的诗风。
有很多相关资料认为,最早广泛使用英雄双韵体的作家是乔叟,因此英雄双韵体是乔叟创造的,这一回答并不全面,且有失偏颇。英雄双韵体不是简单的韵律概念,还是个风格与格式概念。
扩展资料
历史疑问
文艺复兴之前,是英诗的格律时代,英国人写诗极为讲究,严格按照几种格式来写,其中以自乔叟开端的双行体居多,这也正是为何有些评论者认为英诗中95%以上为英雄双行体(实为谬误,双行体是母体,英雄双行体是双行体的派生物而已)。
这种观点在英国文学界以外的研究圈子曾流行一时,甚至还被写进一些工具书,但正统的英国文学研究界从未承认过这一点。
文艺复兴开始之后,英诗的格式等方面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无韵诗的出现。诗可无韵,是英语诗歌中一个很大的变革。
五音步抑扬格不押尾韵,一下子把诗人的写作词汇库丰富扩大了好多倍,很多过去在诗歌里不能用的词有了用武之地,英国语言词汇量扩充了数千个,诗歌的变化更为繁复,无韵诗事实上起到了一个为诗歌卸下枷锁的作用。
从这一点上看,以无韵诗为主要戏剧写作手法的莎士比亚,写出的大部分作品,最起码在文学表现手法和写作思想上是与英雄双行体格格不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雄双韵体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与站长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