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空间站七日游票价的一些知识点,和太空商业化现“折叠”!马斯克等三巨头,抢食万亿太空产业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SpaceX公理1号任务发射,首次将游客送往国际空间站,有哪些亮点
- 我是空间站游客作文450字怎么写
- 国际空间站到访过许多宇航员,其中太空游客有哪些
- 太空商业化现“折叠”!马斯克等三巨头,抢食万亿太空产业
- 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
SpaceX公理1号任务发射,首次将游客送往国际空间站,有哪些亮点
北京时间4月8日晚23时17分,四名太空游客搭乘SpaceX奋进号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起飞,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次任务被命名为“公理1号”(AX-1),这是国际空间站历史上迎接的第一个纯游客乘组,无任何现任职业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
在谈论航天发射之前,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个问题即“想要颠覆一个行业,有两条路。第一条是掌握所有对手无法掌握技术上限,第二条路是掌握所有对手无法掌握的成本下限”。
这是无逃逸塔、触摸屏、独立卫生间、圆锥体新型载人飞船首秀,载人龙飞船采用极其大胆的设计,采用了触摸屏+少量机械按钮的现代信息设计,不采用逃逸塔,底部安装天龙座发动机。
NASA和SpaceX合作,让太空旅行乘客进入空间站中生活、游玩,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表态,这也鼓舞了其他美国航天企业进一步开发太空。越早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营收的合理化,越早进入健康的太空时代。
新出现人们视野的“公理太空公司”,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太空旅”公司,而马斯克的SpaceX只能算是提供“天空往返”运输服务的“太空航运”公司。
这是航天史上载人飞船首次搭乘可回收火箭进行载人发射,过去航天飞虽然亦可回收,但是航天飞机发射中所依赖的火箭箭体及发动机是不可回收的,每次发射都是金钱的味道。可回收火箭比起一次性火箭通常有发动机节流、运力不完全释放等挑战。
这次载人发射将会是SpaceX公司最理想一个生肖纪完美收官之作,让人期待。
我是空间站游客作文450字怎么写
空间站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重要设施之一,是宇航员进行长期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作为一名空间站游客,我有幸亲身体验了这个神秘而又充满未知的空间站。
首先,我感受到了空间站的高科技氛围。太阳能电池板、国际交流中心等设施都让我感到非常惊奇和兴奋。在空间站内,我还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象,如星云、宇宙飞船等,这些景象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和神秘。
其次,我对于空间站和太空探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与宇航员的交流和观察,我深刻认识到太空探索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我也对宇航员的训练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适应,才能够胜任这个极端环境下的工作。
最后,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勇气。太空探索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危险的工作,但是人类却一直在努力探索未知的领域。通过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宇宙的资源,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空间站游客,我有幸亲身体验了这个神秘而又充满未知的空间站。通过与宇航员的交流和观察,我深刻认识到了太空探索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也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勇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和进步。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国际空间站到访过许多宇航员,其中太空游客有哪些
目前为止,一共有七位太空游客,花费在2000万~4000万美元之间。他们分别是来自美国的丹尼斯·蒂托、格雷戈里·奥尔森、阿努谢赫·安萨里、查尔斯·希莫尼和理查德·加里奥特,以及来自南非的沙特尔·沃斯,来自加拿大的盖·拉利伯特。目前俄罗斯联盟号还在继续这项业务,价格接近30亿人民币。
第一位太空游客蒂托,是美国著名投资咨询公司维尔夏的老总,他从小就想当宇航员,甚至在宇航专业读到了博士。但是他进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之后,发现自己只能当个技术人员,上天没有自己的事,梦想破灭,愤而辞职涉足金融业。终于,在本世纪,太空旅游项目开展后,他如愿进行了“太空8日游”,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阿努谢赫•安萨里是七个人中唯一一位女性游客。与第一位蒂托一样,她从小也对宇宙充满了向往,但是她没有选择攻读天文相关的专业,而是搞了电气。但是她的宇航员梦想一直没有破灭,很早之前就开始设立资金支持航天事业的开展,终于在她39岁的那一年,她飞向了太空。
而最后一位乘客盖·拉利伯特,则是最有意思的一位乘客,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马戏团事业当中,他所创立的马戏团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马戏团。在升空之时,盖·拉伯利特甚至还特意带了一个小丑鼻子,就是麦当劳叔叔那样的红鼻子。到了空间站,还遥控主持了地球上的一场慈善晚会。他也是这七位当中费用最高的一位,据说超过了4000万。
太空商业化现“折叠”!马斯克等三巨头,抢食万亿太空产业
作者|秦悦
编辑|周远征
来源|征探科技(ID:tectech6)
2021年7月20日晚上,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JeffBezos)搭载蓝色起源(BlueOrigin)太空公司的“新谢泼德”飞行器,进入了太空。
9天前的7月11日,英国极具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抢先一步,乘坐维珍银河太空公司的宇宙飞船VSSUnity,进入了太空。
布兰森从太空中返回后,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你总是告诉我伸手去摘星星,你一直是个梦想家,你督促我努力争取我看到的每一个机会。”
看着这两位充满梦想的“竞争对手”升空,SpaceX的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内心不是滋味。他甚至认为,贝索斯只是进入了太空边缘,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太空。马斯克未来的目标是前往火星!
3位顶级富豪的财富加在一起为3620亿美元(约合23466亿元人民币)。三巨头的太空探索在顺利推进时,全球太空商业化却呈现出了“折叠”。
01
仰望星空
“不是每个人都想要一个这样的儿子——我不知道他是不是99%的愚蠢和1%的卓越,但我抓住了那1%。”伊芙·布兰森(EveBranson)这样评价她的儿子理查德·布兰森。
1950年,欧洲处于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最关键一年。第二年,马歇尔计划将会终止。依托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几年前还是一片废墟的战后欧洲,经济正在快速复苏。
小布兰森在这一年出生。他的母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冒险家。这位勇敢的母亲学会驾驶滑翔机,二战期间还加入了英国军队。战后,她加入了初创的英国南美航空公司,在极其凶险的英国到南美航线执行空乘任务。
1947年,这家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安第斯山脉消失,直到51年后才被发现。只是,布兰森的母亲并不会畏惧,她喜欢天空翱翔的感觉。
1950年初,麦卡锡主义泛滥,东西方阵营展开军备竞赛。人类航天史也在这一个充满危机的竞赛中获得突破。7年后,随着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航天史正式拉开序幕。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喜欢带着布兰森在草地上仰望星空。对于天上的星座,布兰森充满了无尽的想象。母亲还刻意锻炼布兰森的坚韧意志,让幼小的他步行数公里在丛林道上回家,骑行数十公里等等。布兰森回忆,“我一直是个梦想家。我妈妈教导我永远不要放弃,去追求星空。”
1964年,前苏联发射了“上升1号”飞船,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多人太空飞行。
这一年,贝索斯出生了。母亲的婚姻,并不完美。贝索斯1岁多的时候,父母就选择了离婚。杰奎琳·贝索斯独自抚养贝索斯到4岁后,她与第二任丈夫迈克·贝索斯结婚,贝索斯也由原来的杰弗里·普雷斯顿·约根森改名为杰夫·贝索斯。
贝索斯5岁时,他在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上,见证了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壮举。一直被前苏联在太空领域吊打的美国人,开始超越。
萌发了探索太空梦想的贝索斯,对于各类机械组装充满了兴趣,幼年的贝索斯已经迸发出超乎年龄的创造热情和探索精神。
“looksdownwithhappiness,lifeisonitsway!”(英国创世纪乐队演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在登月和太空探索时,摇滚乐也在风靡。1971年,桀骜不驯的布兰森已经通过维珍邮购公司售卖摇滚乐队唱片大赚了一笔。
音乐鉴赏力远远逊于布兰森的马斯克在这一年出生了。最大年龄相差21岁的未来太空三巨头,至此在地球聚齐了。
马斯克的成长得益于母亲言传身教。梅耶·马斯克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活得比现实版“钢铁侠”马斯克还要精彩。埃隆·马斯克曾说:“我的母亲才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多半源于我母亲的培养和她特立独行的品性。”
“乘风破浪”的梅耶·马斯克,1948年出生在加拿大。2岁时随父母移居到了南非。梅耶的父亲是飞行员,富于冒险。她自小就跟从父母一起去各地探险。梅耶15岁时当了模特,21岁成为南非小姐选美冠军。后来,她又成为了营养师、读博士。70多岁还走上T台做模特。
小时候的埃隆·马斯克常常发呆,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听不到母亲的呼唤。这让母亲一度以为他听力有问题。其实,他只是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梅耶为马斯克买了一台电脑后,天才儿童很快就学会了编程。12岁时,马斯克编写了一款叫“Blastar”的游戏。这款游戏卖出去获得了500美元。
这时候,贝索斯尚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计算机;风流倜傥的布兰森继续壮大着他的唱片业务。
上世纪50年代到新世纪的50年时间里,太空是国家力量的竞赛。新的力量,正在酝酿。
02
探索太空
“Flymetothemoon,Andletmeplayamongthestars。”(2000年电影《太空牛仔》里的主题曲《FlyMetotheMoon》)
新世纪的曙光来临时,许多人都在憧憬着未来。
早在1982年,18岁的贝索斯在高中毕业致辞时就透露出他的梦想计划:“为200万到300万人在地球轨道上建造太空酒店、游乐园,搬到太空去。”
太空梦想越来越近,科幻作家、航天工程师都在编织着太空梦。1984年,美国学者杜拉预测,“到2000年,空间商业活动的价值将达2000亿-3000亿美元,并将为人们带来上千万的就业机会”。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太空商业进一步加速,1996年-2000年的5年时间里,航天市场年均增速接近10%,每年新增高科技岗位7万个以上。
贝索斯、马斯克、布兰森,即将登场。
布兰森、贝索斯、马斯克的成长轨迹秦悦制图
2000年时,创立亚马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贝索斯在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说:“如果我能做任何事,我想去帮助实现太空探索。”
这一年,他终于可以为5岁时就诞生的太空梦想而战。2000年9月,贝索斯创立了私人太空公司蓝色起源。这家公司对外严格保密,直到几年后在德州购买土地建造亚轨道飞行器发射基地,才被世人所知晓。
这时候,太空商业迎面而来。2001年4月28日,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位私人旅客飞向了太空。美国富豪蒂托花费2000万美元,乘坐俄罗斯的“联盟—Y”型火箭,飞向了国际空间站,并进行了9天的“太空之旅”。
前苏联解体后,为了维系庞大的空间站开支,俄罗斯绞尽脑汁开发太空商业。
2002年,套现PayPal后成为亿万富翁的马斯克,创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马斯克的目标很明确——自主研发火箭,并将远期目标锁定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为此,马斯克投入巨资进行猎鹰系列火箭研发。
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连续的火箭发射失败几乎让马斯克濒临破产。直到2008年9月28日,采用猎鹰1C引擎的猎鹰1号终于成功入轨。随后,猎鹰9号中型运载火箭拿下了NASA的16亿美元合同。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也由此赢得了资本的青睐,一轮轮融资解决了庞大的研发投入问题。
布兰森则比贝索斯和马斯克投入太空的时间稍晚。他的维珍帝国还在不断拓展。直到2004年,布兰森才重回梦想。2004年,布兰森成立维珍银河太空旅游公司,他的梦想是在太空开一家维珍酒店。
布兰森的太空探索,也充满了坎坷。2014年10月31日,维珍银河太空船二号在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试飞发生爆炸,两名飞行员一人跳伞逃生后受伤,一人死亡,太空船残骸散落在沙漠。许多人都觉得这个项目将会夭折,但是喜欢极限挑战的布兰森,绝不会轻易放弃。
时间进入到2016年。三巨头在太空探索上都有着重大突破。2016年4月8日,马斯克的猎鹰9号发射无人龙飞船至国际空间站,猎鹰9号一级火箭还成功在海上驳船回收。看到那个场面,马斯克兴奋不已!毕竟,成功殊为不易。
2016年3月9日,贝索斯宣布了载人飞行计划,并公布了一款NewGlenn(新格伦)的新型火箭。在2015年,蓝色起源已经成功完成了可回收火箭的发射和回收。
到了2016年9月8日,维珍银河公司全新的太空船“VSSUnity”也完成了首飞。
随着三巨头在航天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人类太空探索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
2021年7月,布兰森和贝索斯前后脚进入太空。马斯克也在为2026年登陆火星而准备。
虽然这一登陆时间表一改再改,执着于太空探索的马斯克并不会放弃梦想,他想把自己埋葬在火星。马斯克说:“如果你要被埋葬在某个地方,地球上出生、火星上埋葬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03
折叠
三巨头介入,让太空探索越来越热闹的时候,太空商业也存在令人担忧的“折叠”现象。
无可置疑,太空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期。《2020年航天经济报告》显示,包括政府航天投资和商业航天收入在内,2020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再创新高,达到3850亿美元。航天经济成为万亿美元市场也不远了。
巨大的市场,自然资本也会追捧。SpaceCapital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太空科技投资报告,2021年一季度全球共有77家太空科技创业公司获得投资,融资总额为45亿美元。这一数据甚至比2018年全球航天初创企业融资额还要高。
产业井喷,融资飙涨,三大富豪吸引眼球的太空探索无疑也会激起更大的投资热情。
然而,太空商业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到被分割的三个“折叠”世界。
第一个太空商业的世界,是以“太空探索三巨头”为基础形成的太空富豪圈:贝索斯、马斯克和布兰森共同打造的一路高歌猛进、“三足鼎立”的太空商业版图。
第二个太空商业的世界,则是主要航天大国依托国家力量展开的太空商业,整体处于一个商业化困境中。甚至一些国家还需要采买马斯克等等提供的太空发射服务。
第三个世界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无法在太空商业中分羹。如同月球上的阴影,被遗忘。
在第一个太空商业世界里,由于三巨头本身在商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成为了太空商业最有力的竞争者。他们不但兜售升空“席位”,并且瞄准了更多太空商业模式。
未来随着他们在太空探索技术上的成熟,将会在包括载人航天、移居火星、卫星上网等太空产品上细化,从而牢牢把握住太空商业先机和利润最丰厚的那部分。
第二个世界里的国家队推进的太空商业,往往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难以像太空三巨头那样灵活开展,在这种不对称性竞争中难免会落于下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解决运营费用,开展了雄心勃勃的太空商业计划。那时候,俄罗斯经济确实困难。2002年国际空间站维护费用高达4.5亿美元,俄罗斯政府只能够拿出可怜的1亿美元。
然而,俄罗斯开启的太空商业化进程并不顺利。自2001年以来,俄罗斯宇航局推进的太空旅游计划,也仅仅只将7名游客送上国际空间站后就搁置了。现在,俄罗斯继续推进的太空旅行,根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近日表示,国际空间站七日游最低票价为5000万美元。
当然,俄罗斯依托为欧洲和美国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也赚取了大量的费用。这块俄罗斯人不会手软。
随着三巨头介入载人航天,俄罗斯的太空生意或许会受到挑战。
第三个太空商业世界里,包含了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中国、印度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外,却只能够在看似热闹的太空商业中落寞。他们只能够仰望星空,却发觉越来越不属于他们。
毕竟,这是技术含量极高、投入巨大的产业,连发达国家也会陷入投资困境,更甭说广大经济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了。
然而,他们就应该被遗忘吗?
1967年10月10日生效的《外太空条约》第一条第一款就规定,“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而不论其经济或科学发展程度如何,并应为全人类的开发范围。”这就是国际空间法基本原则中著名的“共同利益”条款。
然而,以赢利为目的的太空商业活动中如何遵循“共同利益”原则呢?
以赤道国家为例。赤道国家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对地球静止轨道主权要求,理由包括地球静止轨道是有限的“珍贵的自然资源”,赤道国家上空部分的静止轨道属于有关赤道国家的领空范围,应由该国依照国际法行使“对这一自然资源的主权”。
只是这些诉求被西方国家所漠视。现在,大量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属于少数空间大国所有,发达国家对这一资源的占用构成了并不公平的状态。
而且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太空的利益诉求。美国早年间就提出,“空间正成为综合国力的增长源,就像19世纪和20世纪工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电力和石油一样,空间是极其重要的国家利益的区域”。
显然,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仅将太空视为巨大的商业价值所在,也具有国家重要利益。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怎么可能得到重视呢?
对于中国而言,国家力量推进太空探索之外,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力量介入到太空探索中。中国不能够缺席这个太空舞台!
2014年,《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出炉,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短短几年时间里,一些民营企业介入到航天产业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2020年,中国的商业航天投融资领域火热,融资金额比上一年大幅增加,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达到103.69亿元,相较2019年增长了61.21%。
中国力量的崛起,也势必会改变“折叠”的太空商业。一个全人类的太空,需要有不同的精彩,也要有共同的仰望。
“Livelongandprosper,Peaceandlonglife!”(《星际迷航》生生不息,和平长久)
(图源腾讯云正版图库直通车)
END
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
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
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这4名太空游客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点30分前不久关闭了与空间站相连的舱门,随后进行了最后的解联程序。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
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1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个“全私人”宇航团队因天气原因推迟返回地球,4名“太空游客”将在国际空间站滞留数日。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网站上发布消息称,“龙”飞船及其所载4名民间宇航员原定19日返航,受美国佛罗里达州沿岸恶劣天气条件影响,离开国际空间站的时间将不早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24日晚8时50分。
SpaceX“太空游客”滞留国际空间站
据央视新闻报道,“龙”飞船预计在美东时间4月25日下午1时在佛州沿岸着陆。
据每经网此前报道,“龙”飞船由“猎鹰9”火箭运载,于美东时间4月8日11时17分从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把4名民间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飞船于美东时间9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按照原计划,4月19日,他们将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溅落。
据澎湃新闻21日报道,因天气条件不适合返回地球,国际空间站上全私人载人航天任务Ax-1的4名太空游客推迟返航,他们的太空旅行也将从原来的10天延长到16天。
截图来源:新华网
在脱离空间站之前,各小组将继续监测溅落地点的天气,以确保条件允许Ax-1任务太空游客和龙飞船安全返回。
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有11人
这次任务代号“Ax-1”,由美国公理航天公司组织,是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的商业项目。4名乘员分别是美国退役宇航员迈克尔·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技术企业家拉里·康纳、加拿大投资商马克·保蒂和以色列商人埃坦·斯蒂贝。
其中,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是公理航天公司副总裁,担任这次任务的指挥官,其余三人“票价”每人5500万美元。
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有11人,除了4名太空游客,还有去年11月乘坐SpaceX载人龙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局Crew-3任务4名专业宇航员、今年3月搭乘俄罗斯“联盟MS-21”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3名俄罗斯专业宇航员。
国际空间站上的11人。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NASA表示,国际空间站上11名宇航员都有充足供应。Ax-1成员继续执行先前计划的任务活动,4名太空游客和龙飞船都保持健康。
Ax-1返回地球后,美国宇航局Crew-4任务最早4月26日4时15分发射,送4名专业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团队希望在Ax-1返回后留出两天的时间,以便评估溅落数据,并为Crew-4的发射做准备。目前Crew-4任务4名专业宇航员已经抵达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已矗立在39A发射台。
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2
据路透社、CNN等外媒24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个“全私人”宇航团队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4日晚上9点(北京时间25日上午9点)离开轨道前哨站返回地球,结束为期半个月的任务。这一趟全私人参与的太空之旅被誉为商业太空飞行的里程碑。
在国际空间站滞留数日
国际空间站(图源:路透社)
SpaceX在网站上发布消息称,“龙”飞船及其所载4名民间宇航员原定19日返航。但是受美国佛罗里达州沿岸恶劣天气条件影响,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4日晚8时50分后离开国际空间站。
NASA网络直播显示,这4名太空游客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点30分前不久关闭了与空间站相连的舱门,随后进行了最后的解联程序。如果一切顺利,“龙”飞船将开始为期16个小时的返回降落,最终于美国东部时间25日下午1点(北京时间26日凌晨1点)在佛罗里达州海岸跳伞进入大西洋。
不仅是太空旅行,还有科学研究
这一趟不仅仅是太空旅行,每名宇航员都接受了NASA和SpaceX数百小时的宇航员培训。这4人还在国际空间站完成了数项科学实验,包括对大脑健康、心脏干细胞、癌症和衰老的研究,以及利用微重力条件下液体表面张力生产光学产品的技术演示。
此外,他们还将为NASA把额外的科学样本和空间站有效载荷带回地球,包括太空中种植的辣椒,任务期间进行的老化和心脏健康研究样本,以及带回装满氧气和氮气的补给系统容器罐等。
在空间站的前12天里,这4人遵守着严格的时间表,每天花费大约14小时完成科学研究活动。与此同时,他们还抽空与儿童和学生进行视频会议,开展外联活动。
地面的恶劣天气导致返航延迟,但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欣赏这颗蓝色星球的非凡景色,并审查在任务期间成功完成的大量工作。
滞留数日会增加游客的费用吗?
这次是SpaceX公司与美国初创商业航天企业公理航天公司(AxiomSpace)合作,利用“龙”飞船为后者执行首个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全私人载人航天任务Ax-1。目前还不清楚这项任务的成本,Axiom公司此前曾透露,前往国际空间站10天的太空之旅每个座位的价格是5500万美元。
这项任务是在Axiom、SpaceX和美国宇航局的密切合作下得以实现的,NASA透露了一些费用细节。对于每项任务,从NASA宇航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支持将花费商业客户520万美元,而NASA提供的所有任务支持和规划则是另外的480万美元。在太空中,每人每天仅食物一项就要花费2000美元,为宇航员提供往返空间站的物资补给费是每人每天8.8万至16.4万美元。
根据NASA的一份声明,由于天气原因,Ax-1的太空游客多待了几天,但这并不会增加他们个人的整体成本。
4名太空游客的身份
执行本次Ax-1发射任务的.四名太空旅行团成员,包括NASA前宇航员迈克尔·洛佩兹-阿莱格里亚、美国企业家拉里·康纳、加拿大投资人马克·帕西和以色列商人埃坦·斯蒂比。
洛佩兹-阿莱格里亚,63岁,曾4次前往太空,于2012年离开美国NASA,目前是公理太空公司副总裁,担任Ax-1任务中的任务指挥官。70多岁的康纳担任飞行员,帕西和斯蒂比担任任务专家。
他们于4月8日从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国际空间站上度过了两周的时间。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有11人,除了4名太空游客,还有去年11月乘坐SpaceX载人龙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局“Crew-3”任务的4名专业宇航员、今年3月搭乘俄罗斯联盟“MS-21”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3名俄罗斯专业宇航员。
这一趟太空之旅的意义非凡
这是SpaceX公司首次以包机形式运送平民前往国际空间站,即全部运载游客(全商业)、无任何职业宇航员(全私人)之旅,写下美国首次完全是非现役太空人参与的造访国际空间站纪录。NASA和SpaceX将此次任务吹捧为私人资助的太空商业扩张的转折点,业内人士称之为“低地球轨道经济”。
Ax-1标志着SpaceX公司近两年来第六次发射载人航天飞机。去年9月的Inspiration4飞行首次将一组全民用机组人员送入地球轨道,但没有送入空间站。SpaceX还将在未来两年内再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三次Axiom公司的宇航员任务。
4名游客因恶劣天气滞留空间站3
目前国际空间站上还真的是挺热闹,共有11名乘客,其中有三名俄罗斯宇航员、三名美国宇航员、一名欧空局德国宇航员以及刚进入空间站不久的4名太空游客,空间看上去虽然有些拥挤,主要还是因为大家聚集到一起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SpaceX此前宣布了载人龙飞船的停产,很多网友还比较好奇,没有龙飞船美国宇航员如何上国际空间站。实际上人家的龙飞船是可以重复利用的,理论上可以进行5次的载人飞船。
现在国际空间站上就挂着两个龙飞船,在4月末还将有新的龙飞船进行NASA的“Crew4”任务,把3名美国宇航员和一名欧空局意大利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可以说,现存的龙飞船足够NASA使用,这不还有多余的“航次”用来运送太空游客进入国际空间站。
实际上SpaceX的龙飞船是商业的,NASA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客户罢了,其他的活只要挣钱马斯克自然会接,就例如这一次运送四个土豪进入国际空间站,单人往返的“船票”35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3.5亿元。
这一次的飞行任务代号是Ax-1,从这个任务代号就可以知道公理太空公司后续还会进行类似的商业旅行项目,因为该公司计划未来进行商业空间站的建设。此次四名太空游客都算是非职业、非官方的宇航员,其中任务指挥官是64岁的迈克尔·洛佩兹,他曾经是NASA的宇航员,在2012年退役后成为公理太空公司的副总裁。
剩下的三名游客分别是72岁美国富商拉里·康纳、53岁的加拿大投资公司CEO马克·帕西以及64岁的以色列富商埃坦·斯蒂贝。
这三位游客需要每人支付5500万美元的船票钱,进行太空往返12天的旅行,其中2天是在路上,10天是在国际空间站中停留。
目前,根据NASA的消息,因为天气原因不适合龙飞船的返回任务,搭载四名太空游客的龙飞船将计划在美国东部时间4月23日20时35分撤离国际空间站,在4月24日13时46分计划着陆在弗罗里达的海岸线。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太空旅行在国际空间站中的停留时间从10天延长至16天足足多了6天,只能说这一次四名太空游客算是赚到了,当然,他们驻留时间的延长会增加食物资源的消耗。
这一次运送四名太空游客的龙飞船尚未返回地球,在弗洛里达州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执行“Crew4”任务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和龙飞船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前往国际空间站。这一次执行任务的是三名美国宇航员和一名欧空局意大利宇航员。(两女两男)
值得注意的是猎鹰九号的一级火箭和龙飞船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因此可以极大地减少每次发射任务的资金消耗,从NASA的角度来看,要比在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那里买“船票”要更合适一些。
上个月美国的宇航员马克·范德·黑乘坐俄罗斯的联盟MS-19号返回地球,根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负责人罗戈津此前的说法,20亿卢布的“船票”钱还没有结清。当然负责这次飞行费用的并不是NASA,而是执行此次商业飞行任务的公理太空公司。
截止到目前为止,国际空间站一共迎接了15名游客的到来,最近的就是这四名土豪,在此前2021年10月份俄罗斯女演员尤利娅·别列希尔德和她的随行导演,曾在国际空间站上拍摄电影,他们乘坐联盟19号进入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站中停留12天完成电影拍摄,之后乘坐联盟18号返回地球。
正因为如此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黑才会在空间站中多待上一个周期6个月,在2022年3月份才乘坐联盟MS19号返回地球。
2021年末日本的富豪前泽友作带着他的助手平野阳三乘坐联盟MS-20号进入国际空间站,12天后乘坐联盟MS-20号返回地球。
太空旅行已经照进了现实,当然按照目前的投入来讲,只能是有钱人的游戏,但是未来我相信有一天应该就有太空巴士一样的东西,把想进入太空的普通人带入星辰大海!
关于空间站七日游票价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与站长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