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响铃草和响铃草的别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响铃草以及响铃草的别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响铃草的别名
响铃草(《滇南本草》)
【异名】野花生(《中国植物志》),荷猪草、黄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马响铃(《滇南本草整理本》),铃铃草、肾气草(《四川中药志》),响铃子(《中国药植图鉴》),小狗响铃、假地豆、地响铃、野豌豆、马小莲、野毛豆(《云南中草药选》),马铃草、响亮草、荷承草(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
为豆科植物假地蓝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有关"响铃草"的介绍
多年生草本。根长达60厘米以上。茎、枝直立或略上升,通常分枝甚多;茎、枝、叶各部分均有稍长而扩展的毛,毛略粗糙,稍呈丝光质。单叶互生,矩形,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两面均有毛而下面脉上最密,先端钝或微尖,基部窄或略呈楔形,侧脉不明显:几无叶柄;托叶披针形,长4~6毫米,反折。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有花2~6朵;萼筒很短,萼片披针形,不相等;花冠与萼片等长或长过萼片,蝶形,黄色,旗瓣有爪,圆形,翼瓣倒卵状长圆形,较旗瓣为短,龙骨瓣与翼瓣等大,向内弯曲;雄蕊10,单体,药2室;子房线形,花柱长,柱头稍斜。荚果膨胀成膀胱状,长2.5~3厘米。种子20~30颗,肾形。花期6~10月。分布山坡、荒地。我国普遍有分布,而以西南为多见。
干燥全草,茎圆形,全体有黄棕色茸毛。叶片卷曲,多脱落,呈椭圆形或卵形,黄绿色。枝端尚带荚果,种子大多脱落。带根者,根蜿蜒而长,圆形,少分枝,须根细长,表面土黄色。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在四川地区,同属植物猪屎豆、野百合(参见野百合条)及条叶猪屎豆等的全草,与本品同等入药。
响铃草的别名是什么
响铃草别名:野花生,荷猪草、黄花野百合,马响铃,铃铃草、肾气草,响铃子,小狗响铃、假地豆、地响铃、野豌豆、马小莲、野毛豆,马铃草、响亮草、荷承草
响铃草的功效与作用_响铃草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草药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响铃草的药用价值、响铃草的副等,要更多响铃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响铃草简介响铃草的功效与作用响铃草的药用价值响铃草的药用附方响铃草的配伍应用响铃草的
响铃草简介
响铃草,为豆科植物假地蓝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季采收,晒乾,或切段晒干。本品干燥全草,茎圆形,全体有黄棕色茸毛。叶片卷曲,多脱落,呈椭圆形或卵形,黄绿色。枝端尚带荚果,种子大多脱落。带根者,根婉蜒而长,圆形,少分枝,须根细长,表面土黄色。
响铃草图片
响铃草的功效与作用
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
1、《滇南本草》:“敛肺气,止咳,消痰,定喘。”
2、《滇南本草图说》:“治石淋内结;捣烂敷疮。”
3、《草木便方》:“补中益气,疗耳鸣,头目昏眩,崩淋。又泻火清热,平肝风,消肿痛。”
4、《分类草药性》:“大补脾肾,治耳聋,气虚。”
5、《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肾亏遗精,及妇女干血劳。”
6、《云南中草药选》:“利水,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肾炎,膀胱炎,,扁桃腺炎,淋巴腺炎,肾结石;月经不调,痛经。”
7、江西《草药手册》:“解毒透疹。”
响铃草的药用价值
【药名】响铃草
【别名】马响铃、响铃豆、假花生。
药为豆科植物假地蓝条叶猪屎豆的根或全草。
【性味】苦微酸;平寒。
【归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腮腺炎,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响铃草的药用附方
1、治久咳,痰中带血:响铃草蜜炙,煎汤服。(《滇南本草》)
2、治气虚耳鸣:响铃草一两,猪耳朵一对。加食盐炖服。(《贵阳民间药草》)
3、治后耳聋:响铃草八钱,石菖蒲三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4、治夜梦遗精:响铃草五钱。夜寒苏五钱,爬巖龙五钱,毛药五钱,双肾草三钱。炖肉服。(《贵阳民间药草》)
5、治虚弱气坠:响铃草根五钱,一朵云三钱。炖肉服。(《贵阳民间药草》)
6、治疗毒、恶疮:假地蓝全草,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响铃草的配伍应用
1、配马兜,铃响铃草味蕾性寒。入肺经,有敛肺补气之功。马兜铃味苦辛,入肺、大肠经,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二铃配用,相得益彰,共治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痔疮肿痈等症。
2、配海金沙籐,响铃草味蕾性寒,昔能燥能泻,寒能清热,故有清热利湿之功。海金沙籐,味苦性寒,甘能补、能和、能缓急、寒能清热,故利水通淋而不伤正。两药配伍,共治热淋、石淋、水肿、黄疸、痈肿、疮毒等证。
3、配石菖蒲,响铃草味苦酸、性寒、入肾经,有之功。石菖蒲味辛性温,气香,人心经,有开窍宁神化湿之功。两药配用,一温一寒,一辛开,一苦降。共治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健忘、耳鸣耳聋等证。
4、配鲜鱼腥草,共捣烂外用,治疗外科疔疮、痈肿、疮毒、无名肿毒等症。
响铃草的
1、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2-3月播种。在整好的地上,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深约7cm,每穴播种子10余粒,施人畜粪水后,再盖草木灰1cm厚。
2、田间管理。在苗出齐后,要浅耕除草、追肥1次,并行匀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在6、8、10月各中耕除草1次,并在6月和10月各追肥1次。以后每年8、10月都要中除1次,并在4月和10月中除后各追肥1次,肥料可用人畜粪水。
3、虫害防治。害有根腐病,除注意排水、松土外,并可用石灰水灌穴防治。
以上就是一些响铃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响铃草】、【】、【响铃草图片】、【】、【】
响铃草功效与作用
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解毒。
久咳,痰中带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恶疮,头目眩晕,月经不调,痛经,支气管炎
好了,关于响铃草和响铃草的别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与站长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