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溧水地震,以及南京历史上有过什么地震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南京溧水有哪些自然灾害
南京市溧水区是一个山区地带,地势高低起伏,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一方面带来了溧水区的高山清流和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一些自然灾害,比如:1.山体滑坡:由于溧水区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在雨季的时候也需要警惕山体滑坡的可能性。在一些陡峭的山坡上,经常会发生土石坍塌的情况,给周边居民带来威胁。
2.山洪灾害:溧水区地区在雨季的时候,山间河流、溪流水位上涨,形成山洪。如果雨势过大,就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等灾害现象,导致洪水泛滥,通过山区城市造成破坏和危险。
3.冰雹和暴风雨:南京溧水气候炎热,夏季到来,不仅温度骤升,高温不断,暴风雨、冰雹等气象灾害也时有爆发。虽然有自然灾害的存在,但南京溧水风景优美,依然是一个美好的居住地区,只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可以顺利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南京历史上有过什么地震
有过,但震中大都不在南京,或者是小地震,或被附近地震波及
1624年最大地震墙垣动摇城垛倒塌
目前在历史文献上可以查到的南京最大地震,发生在明天启三年(1624年2月10日),地震为6级(震中在邻近的扬州,亦有专家认为在南京),为南京历史上破坏程度最为严重、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据《明实录》载:“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四刻,忽觉地震失常,令行通查府属州县有无伤损等因,当据上元、江宁、句容等县各称:地从西北方震起向东南去,墙垣动摇,屋脊梁柱俱各有声,城垣墙垛倒塌……”
据地震部门推测,三百多年前的这次南京古地震达到6级以上,影响所及,遭受破坏的州县多达10个,距震中最远的240多公里,地震有声有方向的州县有8个,离南京最远的达300多公里;地震有声无方向的州县有4个,离南京最远的250多公里。“南直应天府、苏、松、凤、泗、淮、扬、滁州等处同日地震。”据“常州、镇江、扬州等府称:地震有声,自西南来,屋瓦摇落,房窗斜倾,且多倒塌。一连两次,移晷方定。”当时的民间史家金日升在他的《颂天胪笔》中留下了其亲身所经历的地震现状记录:“天启壬戌(癸亥)十二月二十二日,应天府申时地震,声如巨雷,两个时方止。常、镇、扬、泰州俱然,摇倒民房无数,压死多命。《明实录》亦证实:“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此次地震损失惨重,由此可见一斑。
1668年山东地震波及南京“人立俱仆”
据资料记载,南京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地震。如499年8月4日,在南京发生4.75级地震。《南史·齐本纪》记载:“地震。自此来岁昼夜不止,小屋多坏。”《南齐书》则称:“七月,地日夜十八震。”南京地方《上江两县志》记录得更为详细:“秋七月辛未(8月19日)淮水变赤如血,建康大风十围树及宫舍民屋皆偃拔,京师地震。丁亥涛水入石头,漂刹缘淮居民。”在这次地震约50年后,南京又发生了一次5.25级地震。“江左地震,江左尤甚,坏屋杀人,地生白毛,长二尺。”清康熙七年(1668年)7月,在山东郯城发生8级大地震,余震波及南京。“戌时,江南地震,自西北起东南,屋宇摇撼,河水尽沸,约一刻止。翌日遍地生白毛。两越亦于是日地震。继而北直、山东、河南皆以地震告。五省同时同刻,真古今异变。”“六月十八日戌时,江宁府属地大震,水翻波斗,屋倾墙圮,人立俱仆。”清代徐岳的《见闻录》就记录了这次地震的感受:“七年地震时,在江宁病目。早寝,初觉床帐飒飒有声,尤疑猫攫鼠,鼠奔窜声。少顷大动。下床履地如立车辆上,始知地震。恐屋塌,急趋出空院,则数起数伏。连日大震,各省俱震,声如战斗,倒坏官民房屋不计其数,压死男妇亦不考,山东尤甚云。自西至东,不时摇动,甚至地裂数十丈,深不可测,如黄水涌河。”山崩地裂,十分可怕。
1712年12月22日,南京高淳、仪征等地又发生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后南京街头巷尾盖满防震棚
如今南京的年轻人多没有经历过地震,老南京则不同了,1977年溧水4.6级地震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都曾使南京遭到轻微破坏。此外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们还“体验”过大地震将要发生的恐慌。
老南京余闻告诉记者,1976年他才二十来岁,唐山地震伤亡巨大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市民都很恐慌,谣传南京也很快要地震。当天晚上,所有的市民都不敢在家里待了,纷纷将床搬到空旷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是单人床、双人床,甚至还有用门板搭建的简易床。大伙儿聚在一起,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街坊邻居又可以聚在一起乘凉聊天,害怕的是地震会突然光临。
在街头睡了一夜后,第二天市民就开始搭建防震棚,一时间,有塑料布出售的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全市的塑料布和帆布库存很快被抢购一空,竹子木头也很紧俏,一些单位甚至将包装袋发给了职工。一天之内,南京市民的屋前屋后就搭满了防震棚。危难时刻现邻里真情,一些青壮年劳力主动帮那些老弱邻居搭棚子,搬家具。
在防震棚住了半个多月之后,地震还没有来,大伙儿也放下心来,一些人逐渐搬回了家,但棚子却没拆,随时“待命”,直到几个月后才逐渐消失。
隋唐之前南京小震多
南京历史上很少有大地震,不过隋唐之前却小震频发,史官对此也作了详细的记载。
晋太康二年(281)二月淮南、丹阳地震;晋太康八年(287)八月丹阳地震;晋太康九年(288)正月江东四郡地震;晋太康九年(288)四月江南八郡国地震;晋太康十年(289)十二月丹阳地震;晋太兴三年(320)五月丹阳等地震;晋太元二年(377)春夏屡有暴风折木,地连震;晋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建康地震,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漂船舫。十二月,地震;宋升明三年(479)二月,建阳门地震;
梁天监五年(506)十一月,建康地震;
梁普通三年(522)正月,建康地震;
梁普通六年(525)十二月,建康地震;
梁中大通五年(533年)正月,建康地震;
梁大同三年(537)十月,建康地震;
陈祯明元年(587)正月,建康地震。
溧水到底有没有地震
江苏市南京市溧水区发生过地震。2019年3月2日8时11分,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55度,东经119.10度。截至2019年3月2日,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报道。溧水区居民感到轻微晃动。
截至2019年3月2日,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报道。由于震级不高,溧水区大部分居民仅感到轻微晃动,并没有意识到是地震。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1米。
扩展资料
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国家重要影视基地和农业科技基地,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国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新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发达的交通使之成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
溧水区是秦淮河的发源地,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区,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林木覆盖率达3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4%,建有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东屏湖、中山湖等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2溧水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溧水区
南京历史上有地震具体资料!!谢
有过,但震中大都不在南京,或者是小地震,或被附近地震波及1624年最大地震墙垣动摇城垛倒塌目前在历史文献上可以查到的南京最大地震,发生在明天启三年(1624年2月10日),地震为6级(震中在邻近的扬州,亦有专家认为在南京),为南京历史上破坏程度最为严重、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据《明实录》载:“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四刻,忽觉地震失常,令行通查府属州县有无伤损等因,当据上元、江宁、句容等县各称:地从西北方震起向东南去,墙垣动摇,屋脊梁柱俱各有声,城垣墙垛倒塌……”据地震部门推测,三百多年前的这次南京古地震达到6级以上,影响所及,遭受破坏的州县多达10个,距震中最远的240多公里,地震有声有方向的州县有8个,离南京最远的达300多公里;地震有声无方向的州县有4个,离南京最远的250多公里。
“南直应天府、苏、松、凤、泗、淮、扬、滁州等处同日地震。
”据“常州、镇江、扬州等府称:地震有声,自西南来,屋瓦摇落,房窗斜倾,且多倒塌。
一连两次,移晷方定。
”当时的民间史家金日升在他的《颂天胪笔》中留下了其亲身所经历的地震现状记录:“天启壬戌(癸亥)十二月二十二日,应天府申时地震,声如巨雷,两个时方止。
常、镇、扬、泰州俱然,摇倒民房无数,压死多命。
《明实录》亦证实:“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
”此次地震损失惨重,由此可见一斑。
1668年山东地震波及南京“人立俱仆”据资料记载,南京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地震。
如499年8月4日,在南京发生4.75级地震。
《南史·齐本纪》记载:“地震。
自此来岁昼夜不止,小屋多坏。
”《南齐书》则称:“七月,地日夜十八震。
”南京地方《上江两县志》记录得更为详细:“秋七月辛未(8月19日)淮水变赤如血,建康大风十围树及宫舍民屋皆偃拔,京师地震。
丁亥涛水入石头,漂刹缘淮居民。
”在这次地震约50年后,南京又发生了一次5.25级地震。
“江左地震,江左尤甚,坏屋杀人,地生白毛,长二尺。
”清康熙七年(1668年)7月,在山东郯城发生8级大地震,余震波及南京。
“戌时,江南地震,自西北起东南,屋宇摇撼,河水尽沸,约一刻止。
翌日遍地生白毛。
两越亦于是日地震。
继而北直、山东、河南皆以地震告。
五省同时同刻,真古今异变。
”“六月十八日戌时,江宁府属地大震,水翻波斗,屋倾墙圮,人立俱仆。
”清代徐岳的《见闻录》就记录了这次地震的感受:“七年地震时,在江宁病目。
早寝,初觉床帐飒飒有声,尤疑猫攫鼠,鼠奔窜声。
少顷大动。
下床履地如立车辆上,始知地震。
恐屋塌,急趋出空院,则数起数伏。
连日大震,各省俱震,声如战斗,倒坏官民房屋不计其数,压死男妇亦不考,山东尤甚云。
自西至东,不时摇动,甚至地裂数十丈,深不可测,如黄水涌河。
”山崩地裂,十分可怕。
1712年12月22日,南京高淳、仪征等地又发生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后南京街头巷尾盖满防震棚如今南京的年轻人多没有经历过地震,老南京则不同了,1977年溧水4.6级地震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都曾使南京遭到轻微破坏。
此外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们还“体验”过大地震将要发生的恐慌。
老南京余闻告诉记者,1976年他才二十来岁,唐山地震伤亡巨大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市民都很恐慌,谣传南京也很快要地震。
当天晚上,所有的市民都不敢在家里待了,纷纷将床搬到空旷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是单人床、双人床,甚至还有用门板搭建的简易床。
大伙儿聚在一起,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街坊邻居又可以聚在一起乘凉聊天,害怕的是地震会突然光临。
在街头睡了一夜后,第二天市民就开始搭建防震棚,一时间,有塑料布出售的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全市的塑料布和帆布库存很快被抢购一空,竹子木头也很紧俏,一些单位甚至将包装袋发给了职工。
一天之内,南京市民的屋前屋后就搭满了防震棚。
危难时刻现邻里真情,一些青壮年劳力主动帮那些老弱邻居搭棚子,搬家具。
在防震棚住了半个多月之后,地震还没有来,大伙儿也放下心来,一些人逐渐搬回了家,但棚子却没拆,随时“待命”,直到几个月后才逐渐消失。
隋唐之前南京小震多南京历史上很少有大地震,不过隋唐之前却小震频发,史官对此也作了详细的记载。
晋太康二年(281)二月淮南、丹阳地震;晋太康八年(287)八月丹阳地震;晋太康九年(288)正月江东四郡地震;晋太康九年(288)四月江南八郡国地震;晋太康十年(289)十二月丹阳地震;晋太兴三年(320)五月丹阳等地震;晋太元二年(377)春夏屡有暴风折木,地连震;晋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建康地震,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漂船舫。
十二月,地震;宋升明三年(479)二月,建阳门地震;梁天监五年(506)十一月,建康地震;梁普通三年(522)正月,建康地震;梁普通六年(525)十二月,建康地震;梁中大通五年(533年)正月,建康地震;梁大同三年(537)十月,建康地震;陈祯明元年(587)正月,建康地震。
南京历史上破坏性地震发生过几次
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南京共发生有感地震近300次,其中破坏性地震三次,即公元499年8月4日和548年10月27日发生在城区的4.75级和5.5级地震,以及公元1712年12月22日发生在南京江北的4.75级地震,震中烈度分别达到Ⅵ度、Ⅶ度、Ⅵ度。外地发生的强度较大地震对本市也曾造成过的破坏。如1668年山东郯城的8.5级地震和1624年扬州6级地震,两次地震在南京造成的破坏均超过地震烈度Ⅵ度。现代地震中,1977年溧水4.6级地震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等也曾使南京遭到破坏,地震烈度均达到Ⅵ度。
好了,关于南京溧水地震和南京历史上有过什么地震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与站长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